而且紫檀木十檀九空,空洞和表皮之间,那点地方,那点肉才可以使用。
所以自古以来都有寸檀寸金之说。
欧美人最初没有见过紫檀大料,因而认为紫檀无大料。
用紫檀只能做一些小巧器物。
传说在拿破仑墓前有一个五寸长的紫檀棺木模型,就使参观者大为惊讶,以为稀有。
天域古代
认识和使用紫檀木,始于东汉末期。
晋·崔豹《古今注》有记载,时称“紫檀木,出扶南,色紫,亦谓之紫檀。”
到了明代,此木为皇家所重视,开始大规模采伐。
由于紫檀木数量稀少,很快将国内檀木采光,随后即派官吏赴南洋采办。
此后遂成定例,一直延续到明朝灭亡。
所采办的木料并非都为现用,很多存储备用。
这种采办紫檀木料,在一定程度上带有掠夺性质,因此,南洋群岛所产佳木几乎被采伐殆尽。
其中尤以紫檀木为最,凡可以成器物者,全部被捆载而去。
目前世界产紫檀之地,主要为南洋群岛。
因此,截止到明末清初,全世界所产紫檀木的绝大部份,都汇集到中国,分储于广省和都城。
清代所用紫檀木料主要为明代所采。
虽然清代也曾由南洋采办过新料,但大多粗不盈握,节屈不直。
这是由于紫檀木生长缓慢,非数百年不能成材而导致的。
明代采伐过量,清时尚未复生,来源枯竭,这也是紫檀木为世界所珍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样稀缺的紫檀木料,那个中间人张口就说可以给半吨,这有点太
唬人了吧。
于是,由老板一下子就确定了,这是那个中间人在唬傻小子呢。
由老板跟朋友科普了一堆紫檀木料的知识,深刻的让朋友意识到自己被人给耍了。
那位朋友气急败坏之下,给那位在深市的中间人又打了电话。
这回,由老板的朋友没客气,虽没破口大骂,但也言辞激烈的唬了对方一番。
那中间人许是也觉得理亏,听说那位在香城也是有头脸的人。
便只嘻嘻哈哈的说,自己只是开个玩笑而已。
这时,由老板接上,说自己是在香城开家具店的。
也算得上是香城里的百年老店了,想要打听着,买一批质量中等的紫檀木料。
打几套精品的紫檀家具。
那个中间人听由老板说话,才知道这个人才是个内行。
那中间人便跟由老板交了底。
那紫檀木料有倒是有,但是品质却不是那么好,是些歪歪扭扭的半废料。
正在由老板失望之际,这位中间人告诉他。
虽然紫檀木料没有,但是他认识一个满族人。
这人是当时清王朝的八旗子弟的后代。
家里有几件古物,其中就有好几样紫檀的家具。
“由老板,你感兴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