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慌什么!”
王璋淡淡扫他一眼:“咱们的人没有掺和进去吧?”
“没有”,老部下摇摇头:“没有您的意思,他们不敢随意出手,只有齐都台跟着去了。”
“老齐是苏家的门人,就算进宫也是去给童福山撑腰的,不必理会。”
说着王璋就提笔写起了奏疏,老部下好奇上前一看,居然是要请病假?
“都台,您...”
王璋笑笑:“事情显然是有人要从中作梗,给童福山使绊子,但这件事我不想掺和,也不能掺和进去,
如果我所料不错,陛下很快就会派御史下江南,专职查办此案,这可是个烫手山芋,谁接了都麻烦。”
“都台,那您觉得这件案子,最后会着落在谁手上?”
王璋沉吟半晌,最后却没什么思绪,摇了摇头:
“我和苏谨向来不对付,所以不会是咱们的人,齐源是苏家门人,也不会是他的人,所以这个人一定是处在中立,且不起眼的那些御史。”
“那您觉得,谁最有可能?”
“无非就是纪承平和莫思源那几个,纪承平素来不参与站队,又是鲁东人,没在江南任过职,
莫思源是宣大那边的,监军转御史,也和那边没什么瓜葛,他们两人的可能最大,不过也不排除其他人。”
王璋说着自己都笑了:“说了半天其实都是废话,圣上的心思谁能猜出来?不过最后一定会和南直隶道御史合办此案,这是一定跑不脱的。”
“王显?”
“王显虽然也姓王,但祖上是太原王氏,和当涂王家连旁支都算不上,其实当涂那家子是博陵崔氏传下来的,当年黄巢没杀绝他们,改名换姓才在当涂定居下来。”
“都台,您知道的真多!博闻强记之能,世所罕有!”
王璋笑笑受了这一记小马屁:“为官之道,首在谨慎,连旁人的跟脚都搞不清楚,怎么做事?”
“下官受教”,老部下嬉笑着拱拱手:“都台,那您看您歇了以后,咱们如何应对?”
“以不变应万变就是”,王璋谑笑一声:“本官是‘病’了,又不是死了,难道你们就不能抽空去探望一下上官?”
老部下一拍脑门:“倒是学生想的差了,抱歉抱歉,哈哈。”
皇城内,朱棣看到王璋上的请病疏,冷笑着丢到一边,暗骂一句老狐狸。
不过倒是如王璋所料,朱棣还真就准备弄个‘专案组’下去,查办童福山的案子。
“那小子这是捅了王家的马蜂窝啊”,朱棣看着眼前一堆弹劾奏疏,却没什么不悦之色。
“如此大动静的对付这小子,看来把他丢到太平府去,还真的见着效果了,这时候朕可不能给他拖了后腿,不然这小子非得在背后骂娘不可。”
“父皇”,朱高炽小心的递上一份名单:“这是儿臣和内阁拟选出来的几个人,请父皇过目。”
“纪承平?莫思源?赵文?这几个人是什么底子,查了没有?”
“亦失哈去查过了”,朱高炽笑道:“纪承平是登州黄县人,二甲进士,一直在文渊阁历事,后在礼部行走,最后去的都察院,没发现和当涂有什么瓜葛。”
“这个莫思源呢?”
“新学出身,后来去宣大辅佐监军当了个文书,前些年又突然跑回来参加科举,考了个二甲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