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书》的作者积极回答道:“我现在很激动,我没想到自己有机会参加几位大老师的讲座。我也很庆幸我报名参加了你们仁和举办的创作大赛,很感谢你们出版社给我们这些没名气的但喜欢写作创作的人一个公平的机会。”
说完他朝江惜月和其他出版社的人鞠了一躬。
“还要谢谢那些喜欢我作品的读者们,我会一直努力创作下去的。”
“说得非常好!”江惜月笑道:“那就让我们期待你的下一部作品了。”
“一定!”
接着其他人也依次发言,都很谦虚,表示会再接再厉努力创作,对仁和出版社不管是举行比赛还是帮他们的作品做推广都表达了诚挚的感激。
“
“好!”
几位大老师在文学界知名度都是非常高的,都有很多出名的作品。
他们一上台,全场顿时就安静下来,纷纷拿出纸笔做笔记。
一个年纪较大的大老师笑容可掬地看着台下的人,“非常荣幸有机会和在座的各位交流学习。在此我也得和仁和出版社的同志们说声谢谢。谢谢他们邀请我拜读各位的优秀作品。看了各位的作品后,我真的是受益匪浅啊。”
“以前我孙子说我是个老学究,我当他是在夸我。但现在我知道了,臭小子可能是在讽刺我。”
台下的人见他大大方方地调侃自己,有些忍俊不禁。
“以前我觉得没有哲理的书算不得好书,但我现在知道了,文学创作类型应该是多样式的,这样才能激发更多人文化兴趣。”
“就比如小同志的《神书》以前我可能觉得这是神话鬼怪没什么教育意义,但小同志把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让人看了一下子就共情到想当里面诛魔怪的英雄。就凭这一点,这本书就是一本优秀的作品了。”
“确实。”另一个大老师笑道:“不同类型的作品就该有不同的评选标准。都说优秀的作品能引起人的深刻思,但一部作品没能让你反思却能让你看完后心情变好,也不见得就没意义。”
“……”
有读者举手问道:“各位大家老师,怎么样才能写出好作品呢?如果没天赋能写出好作品吗?”
“不管有没有天赋,想要写出好作品,那你得先看,看完了开始动笔写,写完了就去尝试修改,然后反复多次,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你就能写出好作品了。”
……
开始的时候大家还会因为是在录制电视,心里多少有点紧张,不过后面因为对文学创作知识的渴求就顾不上了。
结束的时候获奖的作者们和读者们还意犹未尽,有些人还拉着大老师们问问题。
文化局的领导看到这现象一脸感慨,看向身边的萧局长语气羡慕:“老萧,这回你们出版局可算是出尽风头了。”上电视呢,他们文化局都没这个机遇。
萧局长笑道:“这可不是我的功劳。”
他朝江惜月招手,示意她过来。
文化局领导热情地和她握手,“这就是小江同志吧,真是年轻有为啊。话说小江同志,像这种文学创作是我们文化界的大事,下次你们出版社要办的话也可以找我们文化局嘛,两边一起办个更大更好的,这样也能影响更多人,提高文化学识嘛。”
江惜月眨了眨眼,笑道:“领导支持,我们仁和当然非常乐意。”
“哎,小江同志有才思想觉悟也高啊。老萧,你可真是捡到宝了,你可得好好栽培,不然我就把人调到我们文化局。”
萧局长一听就无语了,没好气笑道:“各位领导,你们不地道啊,你们这是明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