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水煮鱼(1 / 2)

李云天蓦地放声大笑。

大笑中,他抬手将断剑远远抛出。

“不错,怪不得能入黄玄然法眼。乱世教贤子,太平授狂徒,当得一声在世神仙!”

我收起喷子,斩心剑归鞘,问:“你见过她?”

不用说明,自然就知道指的是谁。

李云天道:“见过,当年大军由川入藏,我们老君观可是拥军模范单位。知道军中有个黄玄然的徒弟后,我特意跑去看了她一回,还同她聊了几句。”

我问:“她是个什么样的人?”

李云天问:“你没听黄玄然说过?”

我说:“我想听听别人的评价。”

李云天望天沉默,思忖良久,道:“那是个很好很好的姑娘。”

我点了点头,说:“谢谢。”

李云天道:“小陆元君肯定跟她不一样。”

我说:“对,陆尘音穷凶极恶,蛮不讲理,京中衙内都要闻风丧胆。”

李云天再次大笑起来,道:“好,好,很好。我终究是不如黄玄然。不仅教徒弟不如她,甚至都打不过她的徒弟。我心服口服了。”

我说:“其实我是占了前辈的便宜。你不敢下杀手,又用了断剑,所以才给了我可趁之机。真要放开了,我不是你的对手。”

说到这里,我顿了顿,道:“可是,斗法争胜本就是无所不用其极,真要到了决生死的时候,一分一毫的便宜,都要占尽。所以,前辈你败给我不冤,你不如我师傅!”

李云天笑骂道:“格老子的,你是杀人还要诛心啊,要不是我差一点点就一百岁,什么都看得开了,怕不是要被你气吐血了。你跟黄玄然也这么说话?”

我说:“我从不在师傅面前隐藏我的真实想法。”

李云天道:“黄玄然居然没有亲手打死你,真是奇了怪了。你吃鱼不?我们这山溪里有一种小银鱼,肉嫩无刺,入口即化,用来煮汤无比鲜美,我请你吃。”

我微微一笑,道:“我自修行有成,百无禁忌,有美食当前,自然不会放过。”

李云天道:“爽快,你去架火,我来捉鱼。前面大石头后有锅,拿来煮水。记得把调料罐也拿过来。”

我到林子里捡了些枯枝回到溪边,找了三块大石做架,积柴生火,装了满满一锅水来烧。

李云天走到山溪中间站定,双手垂于身前,十指微动,溪水未扰,便有条条白至近乎透明的小鱼自溪中飞出,噼哩啪啦地落入锅中。

却是将牵丝布于溪中,鱼碰牵丝,立刻扯动牵丝,将鱼弹出水面。

这是做到极致的精巧功夫,其中暗含以牵丝听劲的道理,更是千金不换的独门秘传。

这一招,高尘静没有教过我。

不过从他使牵丝的水平来判断,应该是他也没学会。

李云天捉了九十九条小鱼,回到岸上,拿起调料罐却只加了点细盐。

“山溪水煮这种银鱼,只需要加盐就可以,加别的就会喧宾夺主,抢走银鱼自来的鲜味,拿碗过来。”

他盛了满满一碗鱼汤,递给我,道:“来,尝尝看,味道怎么样?”

眼神语气中,满是期待。

似乎,这一碗鱼汤的味道,比斗剑争胜还要重要。

我举至鼻前轻闻了闻,再小尝一口,品了品滋味,然后再大大的喝了一口。

那鲜味并非浓烈张扬,而是如山间清风般徐徐展开。

银鱼的细腻清甜在唇齿间流转,每一丝鱼肉都饱含着山泉的甘冽。

再细细品味,那鲜味竟有了层次——初时是溪水的清润,继而泛起鱼肉的甘美,最后留下一缕若有似无的回甜,像是雨后的山岚,在味蕾上轻轻萦绕。

汤汁顺着喉咙滑下,暖意顿时在胸腹间弥漫开来。

那鲜美仿佛有了生命,在体内缓缓流淌。

明明只加了最简单的盐,却将银鱼本身的鲜美衬托得恰到好处,多一分则浓,少一分则淡,此刻正是浑然天成。

“好!”

我脱口赞了一句。

李云天得意笑道:“这是你说的最诚心诚意的一句话。”

我说:“确实鲜美,称得上是无上美味,应该很有名气,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李云天道:“荒山野岭,这么条小溪能养几条鱼,自家人吃吃也就算了,真要宣扬出去,怕不是几天就让人给捞绝吃尽了。来,喜欢就多吃点。这可是我这辈子头一回请外人吃,应该也是最后一次了。”

也不再说,自捞了一碗,稀里呼噜地喝起来。

我们两个一时不语,只闷头喝鱼汤,没大会儿功夫,就把满满一大锅鱼汤喝得干干净净。

我喝了七碗,李云天喝了九碗。

他拍了拍肚皮,笑道:“不错,对于我来说,人间至味也不过这一碗汤啊,嘿,毕竟别比这更好的我也没尝过。我这辈子没出过川。”

我说:“以后会有机会的。乱世守山门,天下太平了,自然可以游走四方了。”

李云天道:“这跟太不太平没关系。只是这破道观得有人守着才行,我当了这个主持,就得守这个铺。当年师傅把主持之位传给我后就咽气了,临走之前,只说一句话。”

他顿了顿,感慨万千地道:“无事一身轻呐。”

我说:“不过是个道观,有这么难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