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4章 流量王VS销量王(2 / 2)

“呵呵,这个倒没有,我比较担心他们的智能驾驶。”

1000人的团队,33亿的投入确实不少,是真是假不论,就当它是真的,但是在涉及到安全方面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面前,真的不够看。

在投入方面,尉来与菊花两家企业历年累积下来的投入是千亿级别,而小朋,闻界,BYD等等车企也都是百亿级别,而像百度,Mota,地平线这样的科技供应商,也都是百亿,千亿级别的投入。

哪怕是完全排不上号的吉利,长城,长安等等车企,在智能驾驶方案的研发投入都不止这点儿。

这玩意儿都特么是用美刀用来做计价单位的,虽不是说投入越多就搞得越好,但33亿元就想达到千亿级投入的程度,这不纯扯么?

另外,檀锦程还注意到雷布斯的宣传术语,用的并非智能辅助驾驶,而是智能驾驶。

“是啊,或许吧,哎。”

在尉来安全第一的理念下,李响明白这其中意味着什么。

小米的热度居高不下,从28号发布会当日到元旦,热搜频频,而一年一度的销量盘点,同样也是大家关心的事儿了。

元旦期间,尉来各大门店已经接到通知了,ET5将于今年推出改款车型,于2024年4月份开启交付,ET5的现在车型转为库存车型,各大门店需要在销售话术上做出调整。

尉来虽然也经常降价,但是没有背上背刺的名头,除了对老用户做出补偿之外,最大的变化就是每次新款上市之前,会告知用户,新用户要能接受老款那就买,接受不了可以等等。

很多车企却不这么做,为了清库存他们可以各种忽悠。

“今年应该还是价格战贯穿全年啊。”

元旦刚过,BYD就宣布将秦系列的起售价下调至7.98万元,打着电比油低的旗号,抢了不少的风头。

秦系列的老车主,尤其是那些开网约车的,瞬间感觉天都塌了,开了一年的网约车,还顶不过车子降价带来的损失。

BYD在2023年度的日子并不好过,因为现象级产品星途星愿的出现,把海洋网的两款重磅产品海豚以及海鸥差点给打崩了,整个公司的战略被强行扭转。

提前换代,频频降价,但是销量依旧不是受到很大的影响,星愿从交付开始至12月份,整体交付量超过21万辆,这数据可是实打实的从BYD那里抢过来的。

除了五月份交付量是两万辆之外,星愿每个月的交付量就没有低于2.5万辆的,而海鸥又是提前换代推出运动款,又是降低起售价,也仅仅只能把单月交付量稳定在一万辆左右。

海豚系列也受影响严重,海洋网之于BYD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海洋网的海豚与海鸥那可是销量担当的存在,直接被尉来用星途系列给打爆了,这打击程度可想而知。

“BYD还没有死心啊。”

船夫哥的2023过得绝对不好,但是开年抢在尉来之前官宣秦系列降价,就是BYD反击的第一枪。

“怎么可能死心,换了是我也不可能就这么死心的啊。”

几十年的苦心经营,从世纪初就开始看好新能源产业,在燃油车体系崩了之后开始梭哈新能源,在行业起势头之时宣布全面停产燃油车,可以说是压上了所有,就是为了完成自己的既定目标。

结果,在最有可能超越尉来的这一年,直接被尉来用一款车给打崩了,这让他怎么死心,怎么着都得挣扎一下。

既然海洋系列暂时打不过,那就用他们的王朝系列,用秦系列来做为突破口,秦系列在市场还是非常有号召力的,毕竟是多年的品牌经营在那里。

“王朝系列确实有很大的优势,在秦系列之后,BYD应该还会有进一步的调整。”

BYD最大的优势就是有两大系列支撑的车海战术,且每一个系列当中都有爆款以及准爆款,在强大体系的支撑下,他们依旧可以拿下不错的销量,也确实有反击的可能。

“我们按我们的计划来吧,不用太过于在意这些。”

今年除了ET5改款之外,星途S01也会进行改款,以星途S01与星愿为根基,来应对传统车企的反击,守住8万至15万元的市场份额。

星途为主,星河系列为辅,加上全面转型的悦驰系列以及拥抱新能源市场的坦克系列,通过纯电与混合动力车型,保持着一定的竞争力。

在高端市场上,尉来已经没有太大的动作了,L系列车型已经满了,E系列后续也只是在一些小众赛道如MPV,旅行车等等方面做补充。

如ET5的改款当中,就有旅行车这一款。

2024之于尉来,进攻已经不是主流了,稳守市场才是目标,价格战成了主流,盲目的扩大对于庞大的尉来而言,并非明智。

“稳一稳也好,把今年取得的成果巩固一下。”

环境的变化,市场的复杂化,都决定着企业的走向。

“把销量公布出去吧。”

1月5日之后,各大车企开始公布2023年度全年销量,如同年终汇报一样,最先公布的新执力品牌里,李兵的闻界今年拿下了16万辆的销量,保持着稳步的增长,但同时这个增速之于闻界巨额的投入来说,还是显得不够的。

为了增加销量,李兵也不得不放弃死守高端的战略,开始推出子品牌,走向下路线。

小朋汽车也公布了其2023年度全年销量,14.2万辆的交付量不算高,但对于小朋来说非常的难得,与赛力斯一样,小朋汽车同样是低开高走,实现逆袭。

而已经处于混乱不堪的哪吒汽车,则是只拿下11.3万辆的销量,整个12月份交付量惨不忍睹,不断的传出各式各样的负面新闻。

新势力十几万辆的全年交付量,放在整个市场都是不够看的,只能算作是市场的补充,真正的销量还得看尉来这样的企业。

而迟迟未公布销量的尉来,就成了市场的焦点。

毕竟连全年被尉来打压的BYD都公布了全年销量了,在1月7日,BYD公布了其全年销量,在年初定下300万辆销量目标,但是市场风云突变的情况下,BYD下半年也被迫向下调整了全年销量目标。

不过距离他们重新调整的250万辆销量预期,BYD还是差了点儿,237.9万辆的销量成绩很不错,但没能完成预期也同样饱受质疑。

现在大家就都等着尉来了,尉来也没有让大家等太久。

赶在1月8日正式开盘之前,尉来正式对外公布了其2023年度的累积销量,全年367.9万辆销量,其中新能源汽车拿下了惊人的300万辆以上销量,可以说是一骑绝尘。

“牛逼啊,独一档的存在,尉来的影响力是越来越大的。”

全球新能源市场,除了BYD的200多万辆以及特斯拉的180多万辆,卖得最多的只有五菱的63.6万辆,尉来是唯一一家销量过300万辆的车企。

“尉来,BYD,特斯拉占据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50%以上的市场份额,格局已定了。”

全球140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尉来独占21.4%的的市场份额,而在国内,尉来占据着31.6%的市场份额,稳固了自己的地位。

另外,尉来整体367.9万辆的销量,也超过铃木,排在全球第九,距离全球第八的日产汽车,仅仅只有2.1万辆的差距,距离第七的福特汽车也只有不到30万辆的差距。

尉来在2024年度会不会超过日产,福特甚至于排在福特之前的本田,成了市场热议的焦点。

“本田2023年度全年的销量是400万辆,咱们要不要冲一冲?”

在尉来内部,也在讨论这个问题,如果要超过本田,那么尉来2024年度的销量预期就必须定在400万辆,超过这一目标的话,那么尉来就是全球第五车企了。

虽然战略上走稳定的路线,但论豪情壮志,尉来内部自上而下,从来都不缺。

雷布斯走的是流量王路线,那么尉来就走销量王路线,做国内第一车企。

流量王与销量王的个人竞争,二人都很年轻,选谁用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