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我们应该血战到底!”
“不能让英国佬把我们当成懦夫!”
正在群情激奋之际,国务卿威廉·马西再次站出来怒斥道。
“胡闹!你们想流尽美国人的最后一滴血吗?民生凋敝,经济崩溃就是你们想看到的?
不要只想着你们自己!要多想想美国人民!
接受和平协议有什么不好?野蛮、好战只会让你们离文明世界越来越远!”
一旁的财政部长詹姆斯·格思里也帮腔道。
“没错!我们又不是一群野兽。战争有什么好的?”
富兰克林·皮尔斯见状也想说话,但却被杰弗逊·戴维斯一眼瞪了回去。这一眼的意思很明确,美国沦落到今天这步田地到底是谁的错,你心里没点数吗?
很明显以戴维斯为首的主战派处于劣势,虽说此时争吵得激烈,但大多数人依然处于观望的状态,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争取的必要。
“啊!!!”
这一声突如其来的大吼让整个房间安静了下来,众人循声望去发现疤面煞星·林肯正站在一张桌子上。
“我提议先废除奴隶制!反正英国也是不允许奴隶制存在的,与其等英国人来废除,不如我们主动放弃,这样还能显得我们更加文明!”
有人只是付之一笑,认为林肯这个家伙是废奴主义入脑了。有些人觉得林肯太过于谄媚,居然现在就想着讨好英国人,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
但这些话在那些南方的政客耳中却是非常刺耳,他们可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生活。
现在被英国佬侵占的地方都属于北方的势力范围,所以他们显得有些无动于衷。
但要说废奴,那他们可就不困了。
“美利坚万岁!我们绝不投降!”
“战斗到底!”
“为了自由!”
...
没人知道林肯是出于何种目的,但富兰克林·皮尔斯只知道,这句话瞬间点燃了那些南方政客的斗志。
再加上有很多北方议员也很不甘心,主战派的力量又重新压倒了主和派。
连带着门口约翰·F·克拉姆普顿男爵也遭了殃,每个主战派经过会客厅的时候都会对着他大吼一下。
不过约翰·F·克拉姆普顿男爵也明白不该太过贪心,现在应该改变策略,只要将现在占领的五大湖地区落袋为安就是一场大胜。
于是乎他连忙拿出了第二份和平倡议书交给了白宫的总统属官,这一次没有要求美国投降,双方将以费城——哈里斯堡一线为界重新划分疆域。
然而这一次轮到美国北方的残党反对了,毕竟按照英国人的分法,那美国北方基本就算不复存在了。
最终美国南北双方共同得出的结论是战斗到底、绝不和谈,要么英国人滚出美国,要么美利坚彻底从这个世界上消失。
这样的选择在其他国家看起来都觉得非常奇怪,毕竟美国的工业产能太弱,他们总不能靠大刀长矛去和英国人拼命吧。
至于美国人声称他们已经动员了四十万大军,在其他国家看来就是吹牛皮,哪有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拉出这么多军队。
但这对拥有两千多万人口的美国来说还真不是什么大问题,尤其是此时美国遍地都是身无分文的爱尔兰人,只要把美国南方卖不出去的粮食分给他们一些,他们很愿意去和英国人拼个你死我活。
事实上这些爱尔兰人也确实比美国人的意志更加坚定,尤其是在防御战中的韧性是美国人完全无法相比的。
虽说美国民风淳朴、枪战谋杀只是等闲,然而他们平时的经历最多只能算是帮派火并,而战争的规模和烈度完全不是黑帮火并能相提并论的。
另一方面美国人的信心也来自于他们的新金主——野猫银行,更来自神秘的武器商人,他们居然可以通过墨西哥的渠道来给美军运送武器。
美国的政客们简单算了一笔账,美国的军队至少是英国人的三四倍,而且只要想还能征召更多人。
打赢战争不过是迟早的问题。
至于代价?
美国政府欠野猫银行的钱,关我们这些政客什么事?
再说野猫银行也是美国的本土银行,大家为谁效力不一样?
可万一背后有外国势力在操控怎么办?
这对美国的政客们来说完全不是问题,那岂不是证明自己又多了一条退路吗?
回到法国。
拿破仑三世明白自己的外交大臣只是一味地分析局势,这证明他也没有主意,毕竟现在这个世界的发展太难判断了。
可让野心勃勃的拿破仑三世一次又一次坐失良机比杀了他还难受,他又想起来自己的伯父,拿破仑绝不会让机会在自己的眼前溜走。
不过拿破仑三世很清楚自己并不是自己的伯父,此时的法国也不是曾经的法国。
四面楚歌的法兰西第二帝国需要休养生息,任何轻举妄动都会让法兰西民族陷入危险之中。
阿尔萨斯-洛林地区的居民放弃了法语,甚至放弃了他们的方言,而是转而学习适用范围更广的奥地利语,更不承认自己是法国人。
还有法国曾经统治过的那些区域也一样,现在比利时公国也已经将奥地利语作为官方语言,越来越多民众开始在教堂和学校中学习奥地利语。
瑞士山区也一样,曾经的那些法语区也在逐渐被奥地利语所侵占,毕竟此时法国的影响力要远逊于奥地利。
尤其是在这些地区,他们想要做生意,想要晋升,想要学习知识都会优先选择奥地利语。
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语言的普及速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而且奥地利帝国由于人口构成十分复杂,所以他们的教育工作者从一开始就在研究如何能让初学者更容易接受。
再加上很多奥地利人自己对奥地利语也是一知半解,所以只要简单学习过一些奥地利语就能进行最简单的交流。
由于门槛够低,所以被应用的越来越广泛。而越多人使用,它就越容易被人接受。
这是一个正向循环,可按照法国专家的估计如果照这样下去,不出三十年,法语在这些地区就会沦为可悲的方言,再也无法享受其过去的崇高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