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纠结的普鲁士(2 / 2)

试想一下,如果奥地利失去俄国这个盟友,那么它在欧洲大陆上还有朋友吗?”

罗恩有些疑惑,奥地利不是选择站队英国,难道英国不是它的盟友吗?

俾斯麦哈哈大笑。

“我的朋友。您对英国这个国家还是不够了解。我可以向您保证,只要俄国倒下,英国人下一个要对付的就是奥地利。

无论奥地利帝国是否如您所说一样用武力统一了德意志,哪怕他们根本没有这种心思,英国人也不会放过他们。

您应该听说过英国人的大陆均势政策吧?不过英国的目的并非是像他们宣传的那样为了欧陆的和平,他们不过是不希望欧洲大陆上出现一个可以和他们抗衡的强国而已。”

阿尔布雷希特·冯·罗恩耸了耸肩。

“如果按照你这样说奥地利人确实没有朋友了,俄国人是不再会相信他们了。

至于法国人更是恨不得让奥地利亡国,他们才痛快。”

“没错。所以无论俄国人做什么,奥地利都不会反对,至少不会落井下石,因为他们需要维持和俄国人的关系,更需要这个强大的盟友帮他们分担压力。

我们普鲁士只需要加入俄国一方,胜利早晚会到来。英国人和奥斯曼人对我们进行报复的可能性也不大,而且我们也需要俄国的支持,正如他们需要我们一样。”

俾斯麦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

“我知道按照你们军方的估计奥地利人早就有实力以武力征服整个德意志,实际上你看看那些狂热的民族主义者,还有那些将奥地利帝国皇帝当成神崇拜的民众。

如果奥地利帝国真的打过来,你猜他们会怎么做?他们大概率会选择开门投降。”

罗恩点了点头,他对此深以为然。不要说柏林那种大城市,就连乡下的民众也喜欢称奥地利帝国的皇帝为皇帝陛下,而威廉四世则是国王陛下。

“俄国人会希望奥地利人在德意志地区一家独大,甚至吞并整个德意志吗?”

俾斯麦自问自答。

“显然不会。所以俄国人需要我们,一个独立的普鲁士来制衡奥地利。

我们也需要俄国来保障我们的独立,即便是我们真的有一天要和奥地利帝国决战,也绝离不开俄国人的支持。

所以我们就该在这个无可争议的节点站队俄国,这样才最符合我们的利益。”

罗恩深吸了一口气,如果俾斯麦不说这些,他自己是想不到的。

柏林那些政客更不可能想到,他们只会批评国王懦弱、无能、刚愎自用,不如隔壁的皇帝陛下英明果决。

“可我们该如何才能说服国王陛下?”

俾斯麦瞬间沉默下来,老实说他现在一点也不想提威廉四世。

之前的非洲之行给俾斯麦带来的创伤太大了,他现在只要听到蚊虫的嗡嗡声,或者是什么东西在地面拖行的声音他就会汗毛倒竖,甚至有时候风声都会把他从梦中惊醒。

“没什么太好的办法。除非议会绕过国王陛下,但这样做会继续削弱威廉四世的权威。”

原本俾斯麦是并不在乎的,用议会来制衡国王,用国王来制衡议会本是他的拿手好戏。

无论是国王,还是议会,不过都是他手中的棋子而已。

但现在却出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议会在莱茵地区,更是由于宗教、地缘、经济、政治、传统等多方面原因导致了十分严重的隔阂。

只要稍加不慎就会分裂整个普鲁士,现在如果俾斯麦敢绕议会绕过国王,那么第二天莱茵地区就会独立。

那他可就成为普鲁士的罪人了,不过在莱茵地区八成会将他当成英雄。

万一俾斯麦被威廉四世处死,说不定还能有关于他的诗歌四处传唱。

俾斯麦的回答完全在罗恩的意料之内,毕竟他也想不出来办法。

“除非有人能站出来。”俾斯麦顿了顿问道“亲王阁下在做什么?”

罗恩摇了摇头。

“亲王阁下...亲王阁下他还在纳沙泰尔,他已经很久没回柏林了...他和那些政客的关系很差...”

俾斯麦揉了揉眉心,他就知道会是这样。

“愿上天保佑普鲁士吧。”

罗恩和俾斯麦无奈地相互看了一眼,他们都觉得普鲁士的前途堪忧。罗恩倒是觉得奥地利更适合统一德意志,而且更有可行性。

他突然想到了一些事。

“美国公使的事情,你知道了吗?”

“美国人提出的条件再优厚,我们普鲁士也要有那个能力去干涉北美战场才行。

注定得不到就不要多想,否则只是徒增烦恼而已。”

美国人现在也是病急乱投医,他们正在向所有他们能找到的国家求援,甚至连幕府和清朝都没放过。

美国人的行为狠狠地满足了一下清朝和幕府统治者的自尊心,不过此时无论是清朝,还是幕府都没有半点干涉欧洲人事务的想法。

罗恩也清楚普鲁士根本没有能力将士兵运到美洲大陆,更没有能力为远征军提供补给。

其实他是想站队英国,毕竟英国那么强大,这场战争应该是稳赢才对。而且英国人也承诺战争胜利后会为普鲁士提供棉花支持普鲁士的纺织业发展。

纺织业不仅利润丰厚,而且可以极大地拉动就业。纺织业需要大量的就业岗位,哪怕是奥地利帝国那样推崇机械的国家,纺织工人一样很多。

而且纺织品在世界上几乎可以算是继白银、黄金、粮食之外,最受认可的硬通货。

几乎没有国家会否定纺织品的价值,在贵金属不足的情况下,纺织品就可以充当货币。

此外纺织业的发展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看看隔壁的奥地利帝国和萨克森就知道。

纺织业带动了钢铁、煤炭、机械制造、航运、铁路、建筑行业的全面发展,纺织业和市场的巨大需求就是这些行业的发展动力。